京东和阿里巴巴集团将竞争已拉至国外,不过中国国内的战场才是两家中国电商巨头的生死搏斗场。
“618”京东出现中国服装品牌撤店行动在即将到来的“双11”前夕来得更加激烈,据南方都市报消息,包括江南布衣、太平鸟、真维斯、GXG等中国休闲服饰巨头均在最近从京东平台撤店。
京东方面在回应传媒时亦承认服饰品牌撤店的事情,而南都统计,8月撤店的服饰品牌已经达到44家,其中不乏海澜之家、森马这样的百亿级别集团品牌。
针对品牌从京东的撤店行动,市场认为这是长期以来电商行业“二选一”的结果,在年中促销结束后,今年7月,京东在社交媒体一纸声明,控诉“某电商平台”涉嫌违反《反不当竞争法》”。
京东声明中的“某电商平台”毫无疑问指向的为天猫。
随后,作为回应天猫亦在社交媒体发布声明,指控“某电商平台”的“碰瓷式竞争”,称该电商平台一旦遇到竞争,就把“二选一”当做有效的碰瓷手段,对公众、市场甚至主管部门进行误导、混淆和情绪煽动。
毫无疑问,天猫声明中的“某电商”指向的则是京东。
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上周发布了《2017年(上)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》显示,上半年中国 B2C 网络零售市场(包括开放平台式与自营销售式,不含品牌电商),天猫排名第一,占50.2%份额;京东第二,占据24.5%的份额。
从市场份额来看,天猫仍然是中国在线市场当之无愧的霸主,另外,与京东不同的是,天猫的业务以服饰等一般商品为主,而京东以3C产品起家,最近才刚刚完成了一般商品GMV高于3C的转型。
不过,遭遇大规模服饰店家撤店,无论对京东的时尚野心,还是目前的京东商品、平台格局都是不小打击。
除发展服饰类别外,京东的平台业务亦在高速扩张,但高速扩张隐患亦不断显现,此前一直出现在淘宝上的假货问题,近期在京东平台上亦有大量出现。
尽管如此,在接受《金融时报》采访时,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仍表示,“从创业第一天开始,就没卖过假货”,而此前他还曾对《华尔街日报》表达过“一个程序员一天”就能解决网络假货问题。
消费者投诉在京东购买的Gucci眼镜商标少了一个字母
京东亦出现不少被媒体聚焦的质量问题。
本文来源网络由 激光刀模 压花刀模 剑利五金整理发布